10月27日,常人眼中普通的一天,对伍家岗区的人大代表来说却意义非凡。区人大常委会以“喜迎十九大、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139名代表深入所在选区,联选民、听民意、解民惑、帮民困,集体“回娘家”访亲。
“光环”化“责任”,一次生动的实践
2016年10月,伍家岗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75个选区一次选举成功,新一批人大代表光荣当选群众代言人。“这是区八届人大代表履职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第一次集中性代表回选区活动。”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邹榜华介绍到,“当选一年来,我们的代表履职表现如何?履职感受如何?与选民的关系如何?组织代表们集体回到群众中去看一看、听一听、议一议,能够进一步增强代表意识,推进代表履职,密切选民关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代表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人大代表’不是一个光环,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开展好此次活动,全区4个街道人大联络处、乡人大主席团、15个代表小组精心组织策划,将“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与“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环保世纪行”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组织代表采取定点接待、视察调研、走访群众、约请座谈、网络沟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帮助群众代言建言,了解当前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出谋划策,共商发展,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小”事不小,一批高效的代言
“我们小区今年进行了杂居小区改造,环境卫生、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人人‘点赞’的大实事。但是现在小区大门外,私家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小区通道经常被堵住,给小区内居民出行造成了不便。各位代表可不可以帮我们向相关部门反映一下?”在伍家岗街道人大联络处第一代表小组“人大代表之家”,倚江苑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覃世平首先发言。当天,该代表小组在开展“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时,邀请群众代表到“家”里坐坐,和人大代表“唠嗑”话家常,帮助人大代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让“人大代表之家”真正成为民生之家、议事之家、连心之家。
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方式,让人大代表和群众都敞开了心扉、打开了话匣子。“小区的许多居民带宠物狗外出散步时,都没有对宠物狗采取上绳索等防护措施,任凭宠物狗在小区内肆意乱窜。小区内老人与小孩居多,许多居民都害怕宠物狗伤人。”群众代表周斌反映的问题,说出了在场很多群众的心声。
“您反映的问题,我刚才都做了记录,我一定第一时间和社区联系,建议通过张贴公告、发送短信和微信等形式,提醒居民文明饲养宠物,避免宠物噪音扰民、宠物粪便污染环境、宠物伤人等情况的发生,共同维护和谐的小区环境。”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裴杰在进行了详细记载后,当众承诺到。
“群众反映的虽然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小’事不小,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定当做自己的‘大’事来办,竭尽全力督促问题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活动结束后,裴杰迅速将记录的问题整理汇总,填写好《代表接访记录表》后交给了所在代表小组,并由街道人大联络处梳理、分类后进行办理或交办。
根据《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在“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意见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对代表反映的社情民意,应当自交办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答复代表;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应当自交办之日起一个月内答复。
“把脉问诊”,一次智慧的碰撞
今年来,区委、区政府将杂居小区综合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按照“政府领导、行业引导、街道指导、社区主导、居民自治”的原则,通过合理划分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改造基础设施、实施物业化封闭管理等措施,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大公怡园、城昌花园、长办小区等一批试点杂居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以后如何进一步完善物业化管理,打造更好的小区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是基层干部群众一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在“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中,大公桥街道人大联络处、宝塔河街道人大联络处的多个代表小组紧扣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分别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了腾龙阁小区、隆中路市场小区、和平佳苑小区、大公怡园小区、傍山林语小区、恒大帝景小区等小区,既向代表展示杂居小区改造的成果,又向代表反映杂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困惑,还向代表介绍成熟物业小区的管理经验。
代表们边听边看、边想边议,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纷纷建言献策。“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要注重分工合作,业委会负责制定管理办法,物业公司负责监督执行,通力协作才能将小区管理好。”“还是要注重制度先行,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小区管理。”“要注重广泛宣传发动,号召居民主动参与、积极支持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工作,提高居民行动自觉,提升居民自治水平。”“要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等群体的带头作用,引导和推动小区物业化管理工作。”不讲虚话,不说套话,代表们中肯实在的建言,使参加座谈会的社区干部和物业公司代表深受启发,令杂居小区的群众代表深受触动,不仅为进一步完善杂居小区物业化管理工作拓宽了思路、提供了借鉴,更让群众从中感受到了代表们倾心为民服务、真诚为民解忧的浓浓情怀。
我“说”你“评”,一场特殊的“考试”
“作为一名部队的人大代表,我时刻不忘自己的军人身份,坚持从严要求自己,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足本职办实事作奉献。”区人大代表柳刚在述职评议会上这样向选民报告自己的履职情况。
活动当天,伍家岗街道人大联络处第三代表小组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考试”。10名人大代表将自己一年来出席会议、参加活动、开展视察调研、联系选民、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向选民进行口头述职。13名参加述职评议的选民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代表进行测评。
活动中,代表们细细回顾,讲经历,话感受。选民们耐心听、认真记,并时不时“插插话”,与代表进行“一问一答”互动交流。“还是第一次听到人大代表向我们作报告,听了以后感觉心里很踏实。这样面对面的活动很好,让我们知道自己选出来的代表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选民代表秦后富说到。
面对这场特殊的“考试”,接受检验的代表们倍感压力。连任代表易仁祥坦言:“现在要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可不再是‘开开会’‘举举手’这么容易了。得拿出点‘干货’,不然还真是对不起群众的期盼,参加述职评议时就要红脸、出汗。”
访贫扶困,一份难舍的牵挂
在伍家乡人大主席团、万寿桥街道人大联络处,各代表小组将“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与“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相融合,组织代表走访辖区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询问政府部门的扶贫帮困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收集意见和建议。
“家庭收入如何?有没有低保?生活还有什么困难?”当天,伍家乡人大主席团专职副主席胡兆寿一行分别走进汉宜村困难群众杨刘德晨、联丰村困难群众冯家寿等7名群众家中,与他们详细交谈,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鼓励他们坚定信念,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及时向人大代表反映,代表们一定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决胜小康大局,是总书记最牵挂的事,是第一民生工程。积极参与‘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增强代表意识、提升履职能力、锻炼履职作风的‘试金石’。在我们辖区,虽然没有精准扶贫对象,但仍然有不少群众存在生活、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人民群众赋予我的权力,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要将困难群众的情况细了解、多总结,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能解决的问题,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解决。”身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担任万寿桥街道杨岔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的向群十分珍惜群众对自己的期望,也真心希望辖区的群众在她的努力下能走上共同富裕的幸福小康路。
不忘初心,一份庄严的承诺
“我要不忘初心、不负重托,当好社情民意的代言人。正确行使代表权利,自觉履行代表义务,勇于承担代表责任。”在述职评议会上,区人大代表邓辉这样向群众郑重承诺。
此次“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中,38名人大代表就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述职,代表们围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杂居小区改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多项工作开展了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28条,接待选民148人,走访困难群众87户,收集建议意见142条,现场答复解决的65条,其余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交办处理。
“今后每一年,区人大常委会都要组织开展‘代表集中活动日’活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邹榜华谈到,“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要鞭策人大代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铭记自己手中权利的来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督促人大代表增强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效性,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解难题,合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人大代表成为推动伍家岗区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